平安果是我国传统的食品,它具有象征平安、团圆和幸福的意义。从古至今,人们在节日和重大活动中都会吃平安果以祈求平安。那么,什么时候吃平安果呢?
平安夜的起源
平安夜,即每年的12月24日,是西方国家圣诞节前的夜晚。这一天被称为“平安夜”源于圣诞节前夕诞生前夜的宁静。据说,在奉行的国家,人们在平安夜结束之前,要在家中放置“平安树”,并在树上挂起礼物,以庆祝的诞生。而后来,这个习俗被引入了中国。
平安果的来历
平安果是由苹果衍生而来,因其名字谐音“平安”而得名。相传,在清朝末年,河南省洛阳市坡陀镇有一位姓吕的老头,他修建铁路时巧遇一场极其恶劣的暴风雪,导致工程滞留。老头焦急不安,后来想到用苹果馈赠村里的小孩子,以示心意。结果,这场雪难奇迹般地消散了。为了纪念这一奇迹,吕老头开始在每年冬至时向乡亲们赠送苹果。此后,小孩子们就开始把苹果装饰得五彩斑斓,并将其称作“平安果”,并代代相传。
在平安夜吃平安果的习俗
虽然平安果的来历与圣诞节无关,但是近年来,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在平安夜吃平安果这一习俗。在大多数家庭中,吃平安果已经成为过冬至和迎接圣诞节的一项风俗。同时,在公司、学校等单位,也会为员工和学生赠送平安果。吃平安果意味着家庭成员团圆、友谊长存,更象征着爱和平安,祝福每一个人健康平安、幸福美满。
总的来说,平安果虽然起源与圣诞节无关,但却成为了许多人庆祝圣诞、迎接新年的一种风俗习惯。因此,在平安夜吃平安果,成为中国人民传承的一种新文化,代表着“平安幸福”的美好祝愿。